周梅生:期待具有大精神面貌的艺术类作品

| |

发自: 中国摄影报 网编:琳琳 | 时间: 2013-5-2 | 浏览: 2115

周梅生:期待具有大精神面貌的艺术类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继昨天24届国展颁奖仪式讲座受到影友、网友肯定和好评后,今天的讲座更是坐无虚席,交流热烈。
    本届国展艺术类评委、世界遗产影像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协艺术委员会委员周梅生担纲今天国展讲座——艺术类的主讲人。
    首先他介绍了本次评选的特点和感受。他说这次评选是他经历众多评选中工作量最大的一次。每幅作品都经过了评委眼睛的认真甄别。而艺术类评委的构成,年纪相对较老、评选经验多的评委;在艺术创作上颇有建树和影响的评委;如理论家、策展人等,这种组合,让评选更科学、更合理的同时,也让国展的评选有了非常好的历史延续性。
    他特别提到,此次评选,没有中国摄影家协会驻会人员参与,组委会和评委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把摄影的评判权选择权交给摄影人自己的举措非常大胆,让评选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而谈到评选标准时,梅生老师说到:“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全国影展,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是摄影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很可能在最后评选投票中得不到高数票,而没有进入等级。这也说明评选结果的偶然性,所以没有进入等级奖的作品并不能说明作品本身不优秀,参评者要摆正心态。
    本次艺术类评选时的讨论是所有评选门类中最激烈的,同时也是引发话题较多的一类。虽然艺术类作品佳作频出,但有些影友提出了获奖作品小情小调作品占多数,反映大精神面貌的不多见。对此说法,梅生持赞同态度。他解释说可能和一个时代发展有关系。当今社会都强调“微”的意思,定个基调是非常困难的, “微”传播的力量非常大。可能或多或少也影响到了此次参赛作品的内容。评委有责任去发现和促成这类优秀作品的成功传播。此处话音刚落,在场摄影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大家对评委认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称赞。

    随着现场幻灯片的放映,梅生老师选出了两组获得金奖的作品,向现场摄影人分享了获奖理由。首先是《二次曝光的同心影像》这组作品,是唯一一组胶片二次曝光拍摄而成的。拍摄难度显而易见。但难度并不是主要,这组作品首先是对中国西北部—西海固地区的关注,题材非常好。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在意境上给人更深刻的理解。而精神面貌的表现非常重要,黑白影调对于精神面貌的具体题材,有其独到之处。
 


 

    另一组获奖理由点评来自新锐摄影师李馨曌的作品《距离》。这组拍摄新疆塔吉克民族的作品,利用了群像的表现方式。合影可以充分表现人类生活方式,反映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利用闪光灯配合自然光的拍摄手法,有一定难度,可以看出摄影师在拍摄中利用技术非常严谨,完美的表现了戏剧性光线。

    讲座结束后的提问时间,影友问到:“艺术类作品沙龙作品有许多,但也有些观念类的优秀作品,对于广大影友来说,解读观念摄影有一定难度,评委您是怎么评判的?”针对这个问题,梅生老师说观念摄影一定要有观念,和客观的相机拍摄是有区别的,一定是主观的。它是利用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思想。但我们的观念摄影作品,说的实在点确实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重复,一是抄袭国外优秀作品。而成就观念的三大独立性,我总结为独立的学养经历、独立的语言方式(摄影语言)、独立的人格精神(与人不同)。艺术最重要的是要与人不同,要有个性。

    对于沙龙摄影的解释,许多影友片面的认为观念和沙龙总是对立的,觉得观念是现代的、前卫甚至后现代的。但其实沙龙并不是仅代表唯美一层,其实对于沙龙的定义是大家聚在一起,没有统一观点的这么一种摄影状态。比如,国际上有个“无疆界”摄影组织,其实就是个摄影沙龙组织。作品可以包括许多前卫的表现形式,沙龙是块试验田,是一种平等交流状态。

    关于本次讲座的视频录像,本网将在近期刊播。希望感兴趣的影友在稍后进行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