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军南海现场解惑24届国展纪录类评选

| |

发自: 中国摄影报 网编:琳琳 | 时间: 2013-5-2 | 浏览: 2024

李洁军南海现场解惑24届国展纪录类评选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随着4月29日晚8点两场讲座的“开坛”,本届国展颁奖仪式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只见南海名都大酒店多功能厅灯火辉煌,老友宾朋齐聚。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第24届国展纪录类评委、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副总编辑、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洁军首先祝贺了所有获奖者,随后代表纪录类评审委员介绍了此次评选过程,分享了评选中的个人体会和建议。

    拥有三重身份——摄影实践者、图片编辑及评论家于一身的李洁军首先介绍了本次纪录类来稿情况。他说:“初稿的投稿量约4万多幅,组照6千多幅,占整体投稿量的15%。来稿数量非常大,这也充分的说明广大摄影人希望重新回到摄影原点,用摄影最初的语言——纪录功能,进行创作。”

    李洁军谈到:“作为国展纪录类的评委,评选工作责任非常重大。220幅最终获奖作品,能不能服众,是不是有所值,是评委肩上需要承受的重担和压力。而最终金银铜获奖作品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赞同。留存历史见证未来的特点,应该是纪录类应有的口号,作为评委,我个人理解入选的作品内容应该有部分反映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应该有弘扬主旋律的重大题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民生题材,并且具有探索和创新的艺术水准。社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不应回避,照片是真实反映中国现状的影像。”他继续说到:“本次国展纪录类评选在评委选择上有三个亮点,第一,驻会领导一律不担任评委。第二,纪律非常严格,网上直播,透明度非常高。亮点三,很多评委都是多面手,在学术争论时能够给出多方面意见。”

    接下来李洁军就题材、拍摄技巧、组照三个大家关心的内容和现场来宾进行了互动讨论。

    论“题材”:“其实可以用“泛滥”两个字形容。题材的把握,过于泛滥。例如留守儿童、新疆西藏人物、社火祭祀、手工业制作行业等题材让评委有些视觉疲劳。作为摄影人在题材上应该有所选择,题材应该独家性,摄影人也应该去考虑泛滥的题材怎么拍,照片应引起读者的人生思考。这一系列问题是摄影人需要攻克的难题。再如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境外创作作品精品有,但不多。而纵观此次获奖作品,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国家重大事件与人物、城市化进程、老龄化社会、生态环境与人、教育医疗、就业、房价社会热点,生活方式信息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题材相对新颖而且具有社会意义。

    论“技法”:优秀的作品应该具有瞬间的表现力,这种瞬间的表现力正是摄影独特的性质。人物或事件中情感情绪的感染力,还应在影调的表现力上与众不同,充分成功的利用剪影、倒影等手法增加画面的张力。特写与细节表现也是一幅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因素。

    论“组照”:两级分化非常严重,专业摄影师提交的作品,无论从提炼方式和组织方式上来说都是非常强的。而业余摄影师在组照编排上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信息重复、主题不清、靠数量拼凑、图片故事之间无影像与内在逻辑关系等。

    随后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李洁军向国展组委会提出了两点个人建议,他希望把组照目前征稿要求为4-12幅改为建6-8幅。并且按照专业和业余分组分别评选,更能充分体现其专业性与群众普及性。

    而在摄影人的建议中 ,他则提到希望摄影人在标题及文字说明的撰写上多下功夫。选择的题材一定要把握好,最好具有唯一性和独家性。在影像表现力方面不断探索。

    本次纪录类作品的评选同样也引发了一些思考:“首先他提到应该思考我们的影像表现力是否与国际接轨?应该消除摄影比赛获奖的功利主义思想,摄影创作中获奖不是唯一目的和手段。当今社会,摄影艺术创作正在演变为全民摄影,摄影的社会化功能正在为全民所消费。理性消费摄影的过程应该是在摄影创作活动中思索人生、体现生活、关注社会、陶冶情操的同时,把留存历史,见证未来、为美丽中国留下珍贵影像作为一代摄影人的使命和梦想。

    讲座结束后,在场影人积极和嘉宾李洁军互动,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单幅金奖《7.23事故》的获得者以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获奖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了这张珍贵照片的来历。而80后摄影师夏世炎也介绍了其获奖作品《裸婚时代》的拍摄由来及感受。他说:“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年轻人,在大城市中打拼,生活很艰苦,但还是选择了婚姻,选择裸婚。我拍摄这样的群体,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例了,而是一个群体。之所以取名为《裸婚时代》而非《裸婚》,是让大家关注这类群体的生活环境,量化的照片能反映这个时代,具有普遍性。我希望这个专题能够继续拍摄下去。我是80后摄影师,我喜欢关注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夏世炎是刚刚结束了芦山地震采访,来不及修整匆匆赶到南海参加本届国展颁奖仪式的。他还曾经报道过汶川、玉树等重大事件。在这里,我们也向以影像报道真相的、战斗在一线的摄影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随后《哭泣的菜农》、《新桂林山水》的获奖摄影师也分别就创作初衷、得奖感想和现场影人进行了分享。
    
    关于本次讲座的视频录像,也会随后在本网刊播,有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收看。
    5月1日晚8:00“24届国展面对面”仍有机会与评委、大师零距离,届时大家可以登陆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与我们互动。
   

24 届国展评选小结

李洁军/文

    通过本届国展的评选,我体会到国展评选的获奖作品的价值取向极为重要,中国摄协确定的“留存历史 见证未来”的宗旨是围绕评选的主基调。另外评委成份的组成结构也非常重要,既有年轻有为的评委在前头冲,又有比较稳健成熟的中坚把关,还有艺术造诣较高的艺术家较劲。
    一点建议:
    纪录类组照的征稿要求为4—12 幅,通过组照的来稿分析,绝大多数参赛作者对组照的概念不清,作品水平严重欠缺,照片单一的组合和拼凑现象严重,是组照奖项设置的初衷偏离了主题。建议以后国展征稿组照改为6—8 幅。
    建议评委介入各地巡展,这个过程中讲评参赛经验和评选过程中的博弈过程,强化和启发广大摄影人在未来国展参赛中的主题意识、精品意识和获奖意识。

点击查看纪录类获奖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