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转赠1.5万欧元奖金给郑云峰

| |

发自: 中国摄影报 网编:言诉 | 时间: 2013-6-21 | 浏览: 2047

 

冯骥才转赠1.5万欧元奖金给郑云峰

来源:北方网

    第22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6月18日在北京丽丝卡尔顿酒店举行颁奖典礼,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被授予此项荣誉。万宝龙文化基金会主席、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著名演员赵文瑄、冯绍峰、倪妮等诸多国内艺术界精英和各界名流也都亲临现场,向冯骥才为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作出的贡献致以崇高敬意。而冯骥才则把他的敬意献给了摄影家、“三峡之魂”郑云峰,并将15000欧元奖金转赠予他。
    冯骥才介绍说,他行走在全国各地的田野中,总是能遇到许多零知名度的奇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我们的文化燃烧生命,郑云峰正是这样的人。20多年前,郑云峰变卖家产,买了一条小船,历经数年,在长江三峡截流蓄水前抢救拍摄了几十万张照片,挽留住这条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真正的容颜,至今他依然行走在路上,拍摄长江、黄河、三江源。冯骥才说:“他才是真正的文化英雄,真正的获奖者不是我,应该是他,郑云峰。”从冯骥才手中接过奖金支票后,郑云峰动情地表示,他将把奖金的每一分每一厘都用在拍摄母亲河的身上,通过他的摄影让更多中华儿女认识、关爱、感恩、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我要一直在路上,还是赶路要紧!”

  冯骥才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代文人画的代表画家。自2002年以来,他以“民间文化守望者”的身份投身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致力于唤起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尊。十多年来,他身体力行,走遍祖国山河大地,进行了大量艰苦的民间文化普查,并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留存田野普查中获得的海量资料。靠着他的执著呼吁和奔走,人们开始意识到古老文化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冯骥才发起并创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责任,汇聚民间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传人,弘扬发展中华文化,他的努力和贡献为他赢得中国“文化遗产守护者”的美誉。

  自1992年起,万宝龙文化基金会都会在12个国家和地区颁发“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以表彰各地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杰出人士。今年中国区的奖项颁发给冯骥才,正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新闻链接

  郑云峰,江苏徐州摄影家。1986年6月,他首次进入长江、黄河源头地区,以帐篷为家,以炒面为粮,体验游牧生活,沿途拍摄自然景象、地理风貌、民族风情、历史遗存、宗教文化等内容珍贵图片近八万幅,出版了《黄河源头探秘》、《探索长江之源》、《阿尼玛卿雪山演奏着生命的乐意》等21个专题著作。

  1997年2月,他变卖家产,打造了一条小木船,孤身一人奔赴兴建中的三峡库区,开始了长达七年“日饮长江水,夜宿峡江畔”的摄影生活,穿越了上千个激流险滩,寻访了六十一个移民村镇,几乎踏遍了峡江两岸大大小小五十多座山峰,抢救拍摄了被淹没的三峡地理风貌、自然景象、人文形态,历史遗存以及动迁移民等大量图片。

  郑云峰的长江三峡和其后的三江源摄影活动,引起国内外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关注。冯骥才对他默默无闻的壮举十分赞赏,曾在天津大学为他举办《拥抱母亲河》摄影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