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照片真实性,绕不过的一道坎

| |

发自: 中国摄影报 网编:琳琳 | 时间: 2013-8-20 | 浏览: 2263

网传照片真实性,绕不过的一道坎

来源:中国摄影报

一幅假照片《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引爆话题——

网传照片真实性,绕不过的一道坎

李洁军/文
  
    又是一幅假照片。
  8月1日,网络上流传的一幅“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的照片引起广泛转发,同时引起媒体关注,寻找照片背后的故事成为破解这幅照片真实性的重要环节。经过媒体记者全方位调查,照片的真相被剥离出来:假照片,整个事件均为策划公司的个人行为,事件的情节为人为设计、环卫工人被导演者金钱所迷惑、小女孩为策划者邀请的“演员”,拍摄策划者最终出来向公众道歉。
  早在3月26日,网络上就流传另一幅假照片《深圳最美女孩》,照片讲述的是深圳一“90后”女孩“文芳”蹲在路边给一名流浪老人喂饭的情景,喂饭女孩被冠以“深圳最美女孩”的头衔,后经过多家媒体记者求证,该照片是一场人为的商业策划。至此,网络盛传的照片真实性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一方面,依赖互联网还是依靠互联网,是摄影人和媒体面对的一个难题。当今社会,网络高度发达,在今年6月中国互联网中心刚刚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国内网民人数达到5.91亿,手机网民4.64亿,较2012年增加4379万人,手机上网占比78.5%。人人是记者、人人是自媒体、人人是摄影师的时代真切到来,而网络图片迅速走红的背后,是网民摄影动机的直接呈现:有的为商业利益所驱动、有的怀着拉动“粉丝”等动机,“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当然,重大事件照片因其事件的影响力与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应验证据和事实判断相对比较容易,而日常照片的真实性判断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上述两幅具有所谓“正能量”照片的判断。以目前网民的道德素养、拍摄动机、公民意识和自律很难做到,这或许是当前意识形态发展现状和目前国内互联网摄影传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强大压力下,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的专业摄影记者,整体工作状况开始出现萎缩。在北美地区,由于经济危机和市场成本问题,6月6日,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撤销摄影部,解雇28名专业摄影记者。许多摄影人对此纷纷吐槽,有人忧虑,有人叫好。媒体和摄影界叫喊多年的“狼来啦”,这事儿至少让大家听见了“狼在嚎叫”。全民摄影的时代是把双刃剑,面对互联网的压力,是效仿太阳时报撤销摄影部,还是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真理,这是摄影人和媒体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它拷问照片的真实性、拷问摄影师的良知、拷问媒体的公信力、拷问社会的道德底线……
  而良策没有过多的选择:全民摄影与专业摄影共存的局面下,专业摄影师与媒体只有守住真实性的底线,影像传播才更具权威和公信力。

 事件回放

    8月1日,某报刊发《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路人齐施救》的图片报道(见上图),记者写道:“热浪袭人,一名女清洁工中暑后昏倒在天河区东圃客运站附近的黄村东路。刚开始路人不敢贸然施救,后来一名小女孩蹲下为她撑伞,在孩子的感召下,两名观望的路人终于出手,将人救醒。”见报图片标注着“报料人供图”的字样。
此则图片报道随后迅速在网上传播,引起关注。次日,原发媒体整版报道了事件始末——《以为是一份爱心的传递 不料是精心策划的炒作》。报道中提及:“前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事有蹊跷……经过多番努力,记者找到了照片中晕倒的女环卫工汤大姐,‘他们说要我拍一个卖伞的广告,如果我知道是要上报纸去骗人的,给多少钱我都不干。’汤大姐说,她自己也是被对方利用的受害者。”
  原来,那张感动了不少人的新闻图片,是提前一天精心策划摆布拍摄的炒作照片。拍照片的时间是7月30日中午12时,拍摄过程中,清洁工反复躺在地下3次,经过多次试镜,1个半小时后,才拍出次日出现在报纸上的照片。而那名撑伞的女童,竟然也是对方花150元请来的,女童的母亲则是一开始找清洁工拍广告的4个年轻人中的一人。

 相关观点
莫让感动被摆拍消费,警惕摆拍伤公众信任

宗石/文

看到那张“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的照片策划始末,不能不“佩服”,策划者为了营销而不择手段的实施方案,一举骗过了许多公众,更让曾对之有些质疑的媒体编辑们最终也上了一当。据新华社的报道,类似的策划还包括“孕妇当众晕倒众人齐施救”等案例,全都是利用目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人们对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展现“爱心”类新闻的渴望等心理策划出来的。最有意思的是,这类报道“有图有真相”,甚至用上了现场视频等手段,多以报料人偶然遇上的方式向媒体推荐或者通过互联网加以传播。
  拿诚信和爱心造假,以所谓“好的出发点”来欺骗公众的善良与真诚,新闻事件策划者的目的除了营销并无其他,但站在严正的新闻立场,站在传播价值观的层面考虑,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摆布策划及其摄影行为造成的危害,必须对这种以影像的方式公开消费公众感动、爱心等美好情感的行为予以抵制。
  曾几何时,我们对于摆布导演的新闻现场深恶痛绝,抓拍与摆拍之争持续多年,就是为了解决新闻照片质朴的真实性问题,解决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操守问题。随着用于新闻传播的照片越来越多样化,客观地认识和分辨摆拍行为,则成为摄影界更为理性的呼声。
  近年来,随着电脑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新闻摄影乃至一切摄影类型“打假”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是否“PS”,是否“改变了原始影像”上,对于摆拍可能造成的危害警惕性有所放松,在一些并非突发的新闻现场,经常会出现摄影者指挥被摄者重复某些动作或者改变活动位置的情形。
  与此同时,公众的摄影热情被点燃之后,他们既需要进行消费性的拍摄行为,比如旅游摄影和集体采风、棚拍模特等,也在用自己的镜头关注着世间万物。最为有利的条件是,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让人人都成为影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人都有机会用影像来展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的所悟所思。
在这种情况下,营销者发现了可乘之机,就像许多媒体的广告客户愿意把所有广告版面设计得跟正常报道,广告文字写作得跟刊发此广告的媒体风格浑然一体一样,“事件营销”往往并非正常借力于真实的新闻事件,而多是精心策划吸引眼球的事件来推出产品和服务。当多种媒体手段被广泛应用之后,尤其是图像成为策划营销的有效手段之时,影像传播中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便大大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编辑也好,还是普通的公众也好,面对看起来很完美、很感人的照片及其幕后故事,如果没有更多资料可对其形成佐证,完全有必要在传播此类照片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相对于PS和改变原始影像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鉴定分辨,摆布设置的场景如果足够逼真,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精确地分辨出来。
  互联网提供的更广阔平台及其传播的即时性效应,很容易使得这样的感人场景及作为载体的照片迅速到处流传,因此,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分辨与辟谣,如果没有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调查与报道,极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形成更多误导。一些数年前被证实为假的照片仍能通过互联网再次以感人的面目流布和示人,正是在于其披着“感动”的外衣,以相当多的所谓“正能量”来混淆正常的视觉传播,召唤着公众内心共有的情感。
  一些拍摄者的摆布导演行为,尤其是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此类行为并不会涉及营销等领域,也不会有更多的目的诉求,顶多是为了以感人的画面吸引评委,得到一些沙龙类评选的奖项和摄影界朋友的好评。
  前些年,一些摄影人还曾明确讲述自己是如何豢养花鸟虫鱼之类,然后摆布制造某些舐犊情深、兄弟相融的拟态化瞬间以获奖或发表。近年来,更多崇尚自然生态之美、希望通过真实守候和抓拍来展示动物之间感人场景的摄影人,则会对此类行为提出严正批评。但是,当面对譬如打伞青蛙之类照片(相关报道见本报7月30日1版《野生动物摄影:虐拍作假何时休》一文)时,公众仍会被其视觉效果所吸引,忽略其拍摄过程是否可能会危害这些被摄对象,其拍摄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拍摄者作为人类的无情和残忍。
  同样,利用偏远地区百姓的质朴性格,甚至加以金钱的诱惑,而后为所欲为地让其在某个环境中来回走几遍,也成为越来越多摄影人在外出采风创作的无意识行为。这样的照片加上颇富感染力的标题和说明,一旦公之于众,其传播效果已非拍摄者本人所能控制,因而引发的误导甚至对公众心灵的伤害有时候不可预估。
  面对此情此状,传播者增强识假辨真的能力,图片编辑等专业人士通过核实和验证手段,尽可能杜绝摆布出来的假场景对公众形成误导固然重要,但摄影人如何不再为功利目的摆布导演拍摄,照片在拍摄和传播过程中如何不再被商业乃至其他不良目的的操持者所利用,公众如何不再被可能造假的照片蒙蔽了眼睛和情感,仍是需要全行业乃至全社会都需要重视和关注的大课题。
  在这个信任感普遍缺失的时代,在这个像电影导演一样拍照片的创作方式被时尚界、广告界、艺术界广泛应用于摄影媒介的时代,重提数十年前便被摄影前辈们所痛斥的摆布导演行为,是因为我们必须重视摄影的传播效果控制,必须明白,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非真实抓拍的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说明性场景,都可能因为传播中的消费化解读,而对公众的情感和真诚造成某种伤害,甚至可能因为感情受到更多此类照片的伤害,而对图像产生越来越多的怀疑和踯躅。如此,于社会信任机制,于影像传播的可信度,于摄影真实性的大命题,又有何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