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摄影手记:新闻事件中的环境肖像

| |

发自: 网编:琳琳 | 时间: 2013-11-25 | 浏览: 2063

白宫摄影手记:新闻事件中的环境肖像

 

  我们在白宫西翼的走廊下站等了1个小时,才乱哄哄地挤进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奥巴马和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笑容可掬地准备好等待记者,我像汉堡一样被两名越南记者夹在中间,身后的摄像机没留一点后退的余地。尽管椭圆形办公室里铺的是地毯,而不是国务院条约厅那可恨的硬木地板,半跪20分钟还是让人几乎站不起来。
  我们从椭圆形办公室发出的照片里,握手或讲话占据主要内容。政治人物希望隐藏真实情感,以灿烂的笑容和有力的手势塑造形象。但这场记者会由于翻译过程拖延,让氛围有些沉闷。在一个瞬间里,张晋创等待着翻译,奥巴马疲惫地低下头揉着鼻子,神情游离,他们彼此缺少眼神交流。在这个不经意的时刻,他们暴露了另一面。我希望挖掘他们不想说的东西,抓住讲话停顿间隐藏的情绪,将他们置于环境中,以肖像的方式重现新闻背景,传达本质、形式和氛围。


6月11日,奥巴马在白宫东厅举行关于移民改革的活动。 张军 摄

1月22日,奥巴马夫妇参加总统就职典礼舞会
 
    原始部落人认为相机具有邪恶的力量,能将人的灵魂偷走显现在一张纸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并不完全错,因为摄影经常能捕捉到心灵。
  从2010年初开始,作为新华社常驻记者,我开始以每周三四次的频率前往白宫。最初的日子显得漫长,每次预约后还需要在白宫北门外漫长地等待新闻官带领。等到一年后从白宫特勤处拿到红色的白宫“硬证”,我已经拍了几万张奥巴马的图片。常驻白宫的媒体摄影记者,主要面对总统讲话或握手合影,几乎见不到奥巴马一家的生活场景。对媒体开放的活动中,总统形象团队将摄影位置、现场灯光和背景布置得像舞台一样精心。政治人物经历过选举的历练,面对公众和引导媒体游刃有余。椭圆形办公室、玫瑰园、东厅和南草坪,在有限的空间里长期拍摄同一个人物充满枯燥。热爱摄影和职业本能驱使摄影记者如同对待新鲜的草莓一样拍摄并不有趣的政治活动——大家都在探索不同寻常的一面。
  在新闻事件中拍摄环境肖像使我在乏味的政治活动采访中保持动力。环境肖像强调被摄者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这与新闻摄影对元素的要求契合。正如肖像名家阿诺德·纽曼所说:“我不想要只是随便的背景,周遭的场景必须要加入构图并且能够帮助观赏者了解主角。不管被摄者是谁,这必须是一张有趣的照片,单纯的人像照是没有意义的。”
  在6月白宫东厅举行的一场有关移民改革的活动中,国会山政客和社会代表将总统奥巴马围在中心。除了拍摄头像特写,我还试图将所有人安排在画面中,用众多的个体元素映衬,这样当奥巴马的一句玩笑话引发了所有人的笑容时,舞台表演的效果就显现出来。
    环境肖像是将“被拍摄主体安置在体现他们职业特点的典型环境中,成为人物身份与性格的最佳表述”。
  市场化的通讯社记者喜欢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有限的报纸版面倾向于直接、清晰地展现,而我倾向于收敛含蓄的时刻,并试图在照片里安置一层一层的信息讲述。今年年初,奥巴马再次就任美国总统的就职舞会吸引了几千名华盛顿名流盛装出席。当奥巴马夫妇随着珍妮弗·哈德逊的“让我们在一起”起舞时,令我震惊的不是他们的恩爱和舞技,而是现场几乎所有观众举起了手中的智能手机拍摄。手机的灯光如星星点点,都照向了翩翩舞动的主角。照片中的层次是点亮内容和讲述故事的重要方式,前景或背景影响着整体格局,要找到好的层次构造费心费时,不过一旦出现,照片就与众不同。
  白宫官方摄影师彼得·索萨总在奥巴马的私人时刻进行拍摄,展现其作为总统和常人的两面,向公众介绍奥巴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为“50年乃至500年后的人们”描绘这段历史。与之相比,我更在意揭示新闻人物背后的故事。
记得在椭圆形办公室的一次会见中,奥巴马突然闭眼沉思,与身后的林肯头像呼应。摄影在于静止一种感觉或念头,两秒的时间足够冻结这一画面。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对于奥巴马来说如旗帜一样意义非凡。奥巴马曾公开提到,因为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第一任非洲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两次总统就职典礼上挑选了林肯用过的圣经宣誓,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多次留下足迹,甚至演讲提字器也用1863年11月1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作为测试。在一场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中,奥巴马携手夫人米歇尔,与前总统克林顿和卡特一起从巨大的林肯雕像前走下台阶。当其他三人低头探路的时候,奥巴马抬头遥望远方,他向往载入史册的伟大。
  3年多的白宫摄影生活后依然觉得新鲜,对于摄影的追寻时常带来喜悦。如同尤素福·卡什说的那样,摄影意味着年轻的心,冒险和永远追寻,心和脑才是相机的真正镜头。

 

 

来源:中国摄影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