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班正式开班

| |

发自: 网编:徐双双 | 时间: 2014-1-10 | 浏览: 1725

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班正式开班

    2014年1月6日下午,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和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承办的“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班在京开班,来自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50名学员开始接受为期十天的摄影培训。

    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顾立群,中国文联人事部培训处处长闫少非,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张希红、李英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朱炯等出席开班仪式。
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在开班仪式上讲话。

    王瑶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她说,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旨在依托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丰富资源,培养少数民族摄影骨干人才,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战略、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这一工程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王瑶表示,中国摄协非常重视摄影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北京摄影函授学院30年来致力于摄影教育普及工作,摄影曙光学校、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等大大推动了青少年摄影教育工作的开展和青年摄影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国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王瑶指出,我们已经进入全民摄影时代,摄影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要做到摄影事业与时俱进,需要做好三个统筹兼顾:把摄影专业性和摄影大众化相结合,把开展摄影活动和基础性建设相结合,把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相结合。这就需要加强新型人才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复合型摄影人才。

    王瑶提到德国的奥古斯特•桑德、俄国的罗曼•维希尼克,这两位摄影大师分别以摄影方式记录下了日耳曼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历史。她希望学员:一是用相机记录下本民族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本民族文化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掌握摄影艺术的内涵和本质,提高摄影水平,积极推动本民族摄影文化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学员们听了王瑶同志的讲话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摄影水平,为自己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50名学员来自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布依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
学员代表李立洪发言。

    来自贵州的布依族摄影教师李立洪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非常感谢中国摄影家协会提供的这次宝贵培训机会,也提出摄影教师、摄影教材匮乏,摄影工作资金缺乏等基层摄影事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记录各民族文化的影像人类学工作也需要得到大力扶持。他期待中国摄影家协会今后再加大对少数民族摄影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顾立群(右一)和中国文联人事部培训处处长闫少非(左一)为讲师代表李英杰(右二)、朱炯(左二)颁发聘书。

    开课仪式上,顾立群和闫少非为本次培训班讲师代表李英杰和朱炯颁发了聘书。仪式由张希红主持。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老师授课。

    开班仪式后,朱炯为学员们带来第一堂课——世界摄影史。她以丰富翔实的史料,通俗生动的陈述方式,梳理出了世界摄影发展的清晰脉络。

全体人员大合影。

 

来源: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