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沈弘 编译
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4月
在大众传播领域,图像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广泛认知。相对于抽象的文字,图像显得更直观、更易吸引读者。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题的周刊。
2003年,当代学者、浙江大学教授沈弘在英国访学期间,注意到了《伦敦新闻画报》,特别是其中关于中国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文献价值。经过多年的努力,沈弘终于编辑出版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一书,让读者得以窥见十九世纪西方视角中的晚清影像。
书分三大卷,承载着那个时空里厚重的中国历史。作为权威的新闻媒体,《伦敦新闻画报》 首先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画报》在创立之初,就对当时的中华帝国表示了密切的关注,派驻了大量的画家兼记者,以现场目击的第一手图画和文字,向英国及时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报道。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三本大书,以它高度的写实性,栩栩如生地还原了当时的“现场”。
作为新闻周刊,《伦敦新闻画报》的重心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大事件的权威报道,二是社会民生的记录。
记者们不仅关注宏大的叙事,更有研究价值的是细节部分的报道。关于《中国家庭》《中国丝绸文化》《中国的茶叶》《妇女发型》等的报道,图文兼备、内容详细,囊括了当时中国社会全景的各个侧面。1858年10月2日刊的《中英天津条约的签订仪式》,具有欧洲历史画的典型特征,场面恢弘,人物众多,同时也没有忽视大场面中小细节的描绘,中、英双方官员的表情在画面中有着明显的不同。1858年12月28日刊的《鸦片鬼的堕落》,六幅图画,大量文字,分步骤分条目,叙述鸦片的制作、吸取、变卖财产、身染疾病、最后死亡,整个过程非常完整,报道最后一句说:“每一个对于别人怀有善良意愿的人都必须衷心祈愿,以禁止这种给无数中国家庭带来贫穷和死亡的鸦片贸易。”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英国对于英中鸦片贸易的不同呼声。
该书选取的版画插图,除了少量因为现场速写要求而略显粗糙之外,大部分版画并不仅仅是新闻图片,还有着不错的艺术价值。比如,《澳门总督被刺》中,四个中国平民手持尖刀团团围住总督,马匹仰首嘶鸣,总督满脸惊恐,随从张皇失措。整个画面氛围的渲染,人物表情的生动细致,让人感染到现场的惊险紧张;《采茶女》中,采茶女站在茶株间,手捻细枝,面容温婉,展示了清末民间女子的风情;《洗衣方式》中,一群妇女在山涧洗衣,或站或蹲,或搓或甩,整个画面用笔流畅,人物神态生动。这些图画即使脱离开它的新闻背景,也不啻是杰出的铜版画作品。
这些内容繁杂、包罗万象的插画,配上记者的文字叙述,漂洋过海,为大洋彼岸十九世纪的英国人传达了来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度的各种信息。而现在,翻阅这部取材于《伦敦新闻画报》的大书,我们似乎穿越了时光隧道,感觉那一段历史如此之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