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打破成规看天地

| |

发自: 网编:徐双双 | 时间: 2014-7-1 | 浏览: 1637

李膺:打破成规看天地

     6月21日《天•地》——木月自然摄影作品展在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幕。

    作者木月本名李膺,现任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他长期在甘肃工作,曾在多岗位担任公职,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木月的摄影历程有近40年,是资深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但前30多年由于公务繁忙和身为领导干部的特殊性,他很难专注于摄影事业。即便如此,他也是见缝插针,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摄影创作,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发表、展出,并出版了不少著作。离开领导岗位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摄影艺术。他潜心而为,用功很足,短短几年实现了个人在艺术上的跨越,从一个摄影爱好者成为激情内敛而作品富于张力的摄影家。
    
    构成这次展览的作品近百幅,其中部分得自于作者令人欣羡的环球360度航行。这些影像几乎涉及到地球自然风貌的所有形态,天空、海洋、大陆、河流、冰川、火山、森林、草原、湿地、湖泊……可以让人强烈感受到地球斑斓的色彩、变化的温度、强悍的力量、多样的质感。
    展览在呈展方式上也别具一格,以地理五行说朴素而诗意地认知,对版块进行分割和表述,以呈现相互间的密切关联和整体意义。  

朱宪民:
读图时代,如何用影像的方式为人民呈现出不同的美感,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到那些美丽的地方拍照片,是需要我们大家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开幕会后,本网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朱宪民。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纪实摄影家,缘何会为一位风光摄影展览策展呢?朱宪民说,眼下大家对风光摄影颇多争议和说法,觉得在器材如此先进的今天,风光摄影很容易。其实不然,一幅成功的风光摄影作品,必须要融入作者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思考和观念。李膺的这组作品,在创新和富有个性的创作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他有意的回避别人呈现过的画面,以大信息量的彩色表现手法,努力打造一种自己独特的视角。读图时代,如何用影像的方式为人民呈现出不同的美感,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到那些美丽的地方拍照片,是需要我们大家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李膺的作品无疑体现出了一个人综合的文化积淀。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风光摄影的先锋人物。

李膺:照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挂起来”。

    对于专家的评价,李膺表现地很谦虚。他说自己的机遇或许比别人好,碰到了许多难得一见地瞬间。对于“独特”的理解,李膺说,所有的法则都是用来被打破的。现在人们总是在说"继承",但更应该强调地是“发扬”。摄影作为陪他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伴侣”,在他42年摄影创作生涯中,有着很多意义。 他拍过纪实、拍过人文,转而拍风光时,感悟更多。最大的不同感受是他个人心胸的宽广、视野的拓展。他说,大自然是伟大的,就风光而拍风光或许比较简单,将风光与自然生态、与人的情感、认知结合在一起,或许更符合他的年龄与阅读,最重要的是他个人诉求的需要。谈起环境的恶化,李膺的表情凝重了起来。格陵兰岛冰山的融化、平衡石所蕴含的哲理、金字塔周边环境的逐年恶化……都让他对自然、生命,包括他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价。
    在他看来,照片的一大功能是“挂起来”。要“挂起来”的照片,一定要富有美感,要让人爱看。
    
    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不禁回想起了,曾经构想过的一个选题——将拍烂的风景名胜拍出新意来。有谁有意一起完成此选题吗?@小九儿徐静 


大提顿的早晨  李膺    2013年   美国   


皇冠状的冰山   李膺  2012年  格陵兰


火山气体   李膺   2013年  美国 


毛纳基山日落  李膺  2013年    美国


平衡石   李膺 摄 2013年  美国  

    天鹅湖晨曦   李膺 摄 2009年    中国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