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早期照相与工艺

| |

发自: 网编:徐双双 | 时间: 2015-3-19 | 浏览: 1648

在中国:早期照相与工艺

 


 

    3月19日,泰康空间羊年的首个展览将带大家把目光投向19世纪的中国早期摄影,呈现由艺术家葛磊策划的项目:“在中国:早期照相与工艺”,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5月19日。


 

开幕:2015年3月19日(周四)16:00

展期:2015年3月19日 — 2015年5月19日

策展人:葛磊 | 艺术总监:唐昕

展地:泰康空间(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Ⅰ. 照相在中国:1845-1895

(由葛磊收藏提供)


 

Ⅱ. 从西向东看

(由葛磊收藏提供)


 

Ⅲ. 早期摄影工艺

(艺术家:刘宝奎、张亚军、孙诺、芦笛、燕思雯、孙巍巍)


 

    在那个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摄影术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在传入中国的初期所引发的广泛的文化影响或许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它不只是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技术手段,更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和感官经验之外的“奇观异术”被加以看待。伴随摄影术的传播普及,中国本土的首批照相馆和摄影师开始出现,自此,单纯由西方摄影者所主宰的拍摄视角开始发生变化,对异域文明的观看和认知通过摄影而成为双向的行为。而这一过程又与摄影工艺的改进和发展密切相关,那些在今天大多数人看来已非常古老的拍摄手段、印相方法同样是耐人寻味的,尤其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极富历史质感的褪色影像时。

 

三兴照相,上海,1860年代,名片格式蛋白照片


 

    展览“在中国:早期照相与工艺”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照相在中国:1845-1895”即以照相业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线索,通过艺术家葛磊收藏的、囊括几乎所有19世纪在华重要西方及中国摄影师的二百多件名片格式照片(Carte de Visite)与橱柜照片(Cabinet Card),展现了摄影术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根、蔓延的完整历程;展览的第二部分“从西向东看”则通过四十余件关于19世纪中国的绘画、摄影作品,提供了一个完全西方视角下,在摄影术发明初期,被西方人选择性观看到的、一个臆想的中国。


W.G.托德照相馆,汉口,1860年代,名片格式蛋白照片


 

    展览的第三部分“早期摄影工艺”展示了19世纪从摄影术发明之初至明胶银盐工艺应用之前十余种主要摄影工艺的前世与今生,我们在此感谢六位今天仍在从事摄影工艺实践的摄影师:刘宝奎(达盖尔银版法)、张亚军(蓝晒印相工艺、范戴克印相工艺、铁银印相工艺)、孙诺(湿版火棉胶法、安布罗法、蛋白印相工艺)、芦笛(铂金印相工艺)、燕思雯(碳素印相工艺)、孙巍巍(树胶重铬酸盐印相工艺),他们参展的作品呈现了身处数字时代,摄影作为工艺的美好与坚持。  


 

燕思雯,与记忆有关的事,碳素印相,2014



孙巍巍,坝上的树,树胶重铬酸盐转印,2014


 

    摄影术或许是20世纪前在全球传播最为迅速的发明之一。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学院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法国科学家阿拉戈(Fransois Arago)宣布将摄影术的专利授予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者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仅仅一个月后,摄影术便传到美国并被改进完善,随即便投入商业。1840年3月,由亚历山大·S.沃尔科特(Alexander S. Wolcott)和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合作的全球第一家照相馆率先在美国纽约开业,紧接着费城便有了第二家。摄影术的商业化使得技术突飞猛进,阻碍传播的最大障碍被很快扫除——曝光时间被极大地缩短了。在约翰·约翰逊的协助下,1841年欧洲的第一家照相馆也由理查德·贝尔德(Richard Beard)在伦敦的摄政街开设。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期,几乎欧美所有的大城市都已出现了照相馆及流动摄影师的身影,人们争相尝试这一新生事物。


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宫廷生活  1850-1860年代,蛋白立体照片


 

    在19世纪的中国,摄影术的传播也几乎可与西方国家所推动的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扩张、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同步。1845年3月,中国范围内的第一家照相馆在香港出现,经营者是跟随签署中美《望厦条约》而来的顾盛(Caleb Cushing)代表团的美国艺术家、银版摄影师乔治·韦斯特(George R.West)。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使用银版法的照相馆和流动摄影师也间或在澳门、广州和上海出现,但之间少有关联,不成潮流,亦无作品存世。19世纪50年代后期,得益于湿版火棉胶与蛋白印相工艺的发明,金属质地的照片为纸质照片逐渐取代,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廉价并可加以复制,首批照相馆开始在香港集中出现。最早以摄影为生的摄影师大多是随军队、外交事件或商船而来的西方人,发现商机可乘便留了下来,因为摄影操作繁杂需要有人协助,因此便有了第一批中国学徒,中国的第一代摄影师也由此诞生。第一代的本土摄影师大多是广东人,并多由转行最为便利、也受冲击最大的画师出身。他们中的许多日后另立门户时仍旧保留着绘制肖像和风景画的生意,这些业务在用以装裱照片的纸板背面广告上经常可以见到。


 

李鸿章访英期间一个装扮成李鸿章的英国人 1890年代,橱柜照片


 

    19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这些早期活跃于香港的中外摄影师们很快感受到了香港照相业的竞争激烈纷纷转战他处,并在传统中西贸易中心的澳门和广州率先出现,紧接着是福州、厦门、上海,这些《南京条约》中的开埠口岸很快便也有了第一批照相馆;到了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这些摄影师们又把生意蔓延到汉口、九江、芝罘(烟台)、天津等这些《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所开放的口岸以及清帝国的核心北京;直至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为日本割占、中国的内地市场完全向西方人敞开,在照相业,更为便捷的明胶干版和软质胶片陆续被发明和引入进来,电被应用于影室照明,摄影变得更加快速、稳定和廉价,成为一种民主的媒介,照相馆藉此在南京、沈阳、重庆、西安等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遍布开来。


巴黎世博会上的中国茶女,巴黎博涛照相馆 1867年,名片格式蛋白照片


 

【关于策展人】

    葛磊,艺术家和摄影史研究者,1982年生于安徽,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他的主要个展有“真理”(上海非艺术中心)和“打火机”(重庆H2艺术空间),并参加过“夜走黑桥”、“消极或抵抗?”、“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鲁迅公园计划文献展”、“刷新:中国青年艺术家”、“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群展,作品被一些国内外机构收藏。作为二楼出版机构的创建人之一,他也是许多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者,并担任《碧山》杂志书的图片编辑工作。作为中国早期摄影史的研究者,他的收藏颇丰,几乎涵盖了19世纪所有重要中西方商业摄影师的作品,是目前这一领域最为全面的收藏之一。


 

【泰康空间对摄影的关注】

    无论是泰康人寿的艺术品收藏还是泰康空间的展览项目,一直非常关注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发展状况。通过举办展览项目和相关出版,思考研究艺术家和摄影本体在不同时期与条件下所呈现的特征以及与其它媒介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泰康空间秉持“追溯“与”激励”并举,因此项目的策划实施与研究的视角不仅局限于“当代”范畴,而是延展至20世纪早期,甚至摄影史的源头阶段。自2009年,泰康空间展开了一些列包括“吴印咸摄影系列回顾展”、“间隔:韩磊摄影”、“华北农村1947-1948”、“罂粟:张海儿摄影”等在内的多个摄影研究项目,它们当中有的是以摄影为原点围绕特定历史时期展开的专题讨论,有的是以摄影师为核心所做的个案式研究。依托良好的平台和资源优势,泰康空间将继续把更多基于摄影的研究和思考呈现给大家。

 

 

来源:影像中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