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摄影师希拉·贝歇尔去世 曾记录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建筑

| |

发自: 网编:王可欣 | 时间: 2015-10-20 | 浏览: 1376

德国摄影师希拉·贝歇尔去世

曾记录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建筑

 

    德国摄影界极具影响力的贝歇尔夫妇中的另一半、对无数摄影师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观念艺术家希拉·贝歇尔追随先逝的丈夫伯恩·贝歇尔而去,希拉·贝歇尔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逝世,享年81岁。她的出版人Schirmer Mosel确认了这个消息。

    贝歇尔夫妇对湖泊,山峦,海洋的自然风光不感兴趣,认为“那只是重复现成的东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坚持记录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逐渐消失的工业建筑,最典型的便是水塔系列,成为一种“类型学摄影”的研究。坦率直白的视点,秉承无表情拍摄的“新客观主义”的贝歇尔夫妇相信,如此疏离的影像更接近真实。

    50年里,这一对搭档通过如制服一般整齐精确的视角,通过大画幅、长焦、漫射光、正面拍摄,生产出了一系列黑白两色的如勘探资料照片般的炼铁高炉、通风塔、提升井架,以及各种资本主义文明世界进程中遭到遗弃的功能性工业建筑,它们第一次被作为艺术图像记录,并以百科全书式的方法按照外形和历史分类来组合和展示,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的照片就像给这些慢慢消失了功能性的建筑拍摄留念的肖像,图片与图片的组合方式又形成了“概念”。

    贝歇尔夫妇说过:“人们通常会认为如果没有早期的一些古老建筑,欧洲就是一个贫穷的欧洲。人们对古代建筑的重视,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哥特式建筑、罗马时代的建筑。然而,对于工业时代的建筑,却不尽然。我们的照片会给人们留下工业时代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将随着建筑物的拆除而消失。”

    贝歇尔夫妇的拍摄风格甚至被称作“贝歇尔学派”或者“杜塞尔多夫学派”,影响了许多当代观念摄影师、艺术家,如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以及众多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过的人,摄影艺术成为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及其在国际艺术界的一块招牌。

    2004年,当哈苏基金年度大奖颁给贝歇尔夫妇时,评语中有这样一段:“他们自成系统的摄影作品是实用建筑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从他们的作品形式来说,他们既是摄影家也是观念艺术家。”

    1990年,当代艺术界的权威奖项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也颁给了贝歇尔夫妇,据希拉说,这是他们获得的最奇怪的奖,因为威尼斯双年展并没有设置摄影奖项,他们拿的那个奖原本是颁给雕塑类的。

    希拉的青少年时光在东德的波茨坦度过。1957年,希拉与伯恩相遇,他们入学于同一所艺术学校。当时,伯恩还不是一位摄影师,只是一个用铅笔和油画笔画画的普通艺术家,只有一次,他拿起了相机用了一会儿,因为他想画下来的对象消失了,他记录的速度还不够快。他便开始尝试用相机进行影像蒙太奇的拍摄,同时,他又觉得景象颜色纷杂太过混乱。“我有了一个小小的概念。”他说。

    此后两年,他们开始了他们的摄影生涯,但是直到1970年代在美国出版发行了图书《无名雕塑》,贝歇尔夫妇才渐渐为人所知晓。他们的儿子马克斯成年后,在一部关于父母的纪录片——《摄影大师贝歇夫妇》中说,他们是“合适的一对”:希拉以“纪律性”来总结她对拍摄的理念,而伯恩喜欢收藏包括商品价签在内的小东西,堆在一起毫无系统性可言。

    2012年,2014年间,希拉·贝歇尔到访过中国。无可否认,贝歇尔夫妇的摄影方法易获得性和易操作性对中国当代摄影师产生过深远影响,罗永进拍摄的《民居》系列、渠岩《空间》系列作品里都能看到贝歇尔夫妇的创作方法和风格的影子。

    让我们来看看贝歇尔夫妇用镜头记录下的欧洲工业文明吧: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