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乃镛:用镜头记录时代的伟大瞬间

| |

发自: 网编:王可欣 | 时间: 2016-4-26 | 浏览: 1701

用镜头记录时代的伟大瞬间
——访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包头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鲍乃镛

 

    如果要给78岁的鲍乃镛老人画一幅人生坐标图,那么最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个点将聚焦在“360度”。从包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到盛名享誉全国的著名摄影家,鲍乃镛在年近不惑之年时完成了职业的华丽转身,而在1976年,记录“四五运动”的摄影作品《天安门广场360度》,则让他一举成名。
 
    记者走进鲍乃镛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博物馆,虽然摄影作品、绘画、音像资料上布满了尘土,看上去有些凌乱,但再仔细观察,老人将它们归类的井井有条。年近8旬,鲍乃镛依然精神矍铄、娓娓善谈。老人跟记者打趣道,“乱一点才有生活的气息。”生活中的鲍乃镛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但不普通的是他曾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很多历史的伟大瞬间,用镜头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故事。
 
    1938年,鲍乃镛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受家庭熏陶,他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文学、美术、音乐和歌舞剧。良好的家庭环境也让鲍乃镛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64年,鲍乃镛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工作,后调至包钢冶金研究所从事钢铁研究工作。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同龄人一样,他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的政治风暴。工作苦闷无聊之余,摄影成了鲍乃镛生活中摆脱苦闷的途径。通过高师的指导,他不仅掌握了照片拍摄冲洗的技巧,还形成了自己的摄影理念。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鲍乃镛正在北京做一个科研活动,凭着对总理的深厚怀念之情,他觉得应该用摄影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强忍住心中的悲痛,他拍下了摄影作品《天安门广场360度》和《白花送给周爷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迫于“四人帮”的打压,很多摄影家烧毁了当时拍摄的珍贵照片,然而,鲍乃镛却坚定地将它们保存下来,成为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1979年,他的作品被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四五运动摄影一等奖”,同时,其所拍的“四五运动”122张底片被中国国家档案馆收藏。
 
    “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平时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关键的。《天安门广场360度》之所以能引起关注,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我当时接触过电影的拍摄方法,为了更好的展现‘四五运动’全貌,我结合了电影镜头‘摇’的拍摄方式。”鲍乃镛说。而对于当时之所以能冒着生命危险将照片胶卷保存下来,鲍乃镛认为困难是人成长的必由之路,在成长过程中,他有意识地磨练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也是他没有销毁胶卷的原因。
 
    1985年到1987年间,成名后的他国外,曾在澳大利亚悉尼马克立大学等举办纪实摄影作品展。回国后,他曾经在新华社当过摄影记者。2009年7月,他摘得内蒙古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殊荣。对于鲍乃镛的摄影作品,有人评价为“高超的技巧加上纪实风格的摄影思路,让鲍乃镛年轻时就留下了伟大的瞬间。”虽然走进他镜头的,不乏政治文化名人,但鲍乃镛说自己喜欢拍纪实风格的作品,“摄影家身上应该有股‘侠’气,用摄影作品真实、公平、公正地去反映时代特点,去发现社会中的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这也是摄影家的职责所在。”鲍乃镛说。

    1976年清明节,人们自发地从各地赶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并敬献花圈,用这种方式控诉“四人帮”的罪行。为了控制局面,“四人帮”在4月4日连夜撤走了广场上所有的花圈。4月5日早上,人们发现花圈都不见了,还有一个穿蓝制服的人在人群里攻击周总理,引发众怒,两个便衣前来解围,被群众识破,其中一人向人民大会堂方向逃窜,愤怒的人群立刻跟着涌向人民大会堂东门,瞬间聚集了十万之众,好似人海的怒涛。是日,天安门广场上发生了残酷的镇压,很多群众被捕。这就是著名的“四五运动”。这幅作品记录了人群正涌向人民大会堂东门的情景。鲍乃镛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