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 基弗作品来到中国

| |

发自: 网编:靳天祎 | 时间: 2016-11-29 | 浏览: 1082

一波三折 基弗作品来到中国

 

    尚未展出就已喧嚣网上的“基弗在中国"展览终于11月19日在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了。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德国贝尔艺术中心联合推出的大型巡回展。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的主要代表,被公认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德国表现主义为基础,关注历史和现实,倡导绘画回归,打破了美国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和抽象艺术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引领了当时的西方艺术形态。 

    据本次展览总策展人贝娅特·海芬夏特介绍,此次展览是基弗作品在中国的首次展览。展品来自德国MAP收藏和路德维希科布伦茨博物馆的藏品,包括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基弗创作的绘画、雕塑、装置、摄影作品共80多件。其中部分作品尺幅巨大,最重的一个作品重达500多公斤。“正是鉴于基弗独特的精神魅力,本次展览从基弗的精神内涵入手,把他的作品放在不同的精神维度上来探寻基弗的艺术灵魂,影响观者的感受,以生发更多的和平与爱。”德国贝尔艺术中心创始人维里德里希·冯莎尔伯爵表示。 

    中央美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吴鹏介绍说,因为这次展览基弗作品数量众多,为安全起见,这80多件作品分两批运送而来。针对不同的物品,央美美术馆做了详细的计划和周密的预案,特别是一些超大、超高的作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倾斜,所以还委托了大型的货机运输。 

    美术馆展览部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布展的细节。比如,基弗的第一批作品从海关运送到美术馆的当天,先在馆内放置了24小时,一直等到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和外部空间完全一致时,才打开包装。包装也非常专业而严谨,大木箱内包着一个小木箱,小木箱内还有软包,软包内才是艺术家的作品,而且大部分采用了一种优质的无反射玻璃来装裱,以便观众能更好地近距离地观赏作品的细节,不受到眩光的干扰。 

    此次布展,德国贝尔艺术中心特意选派了一位从业20年、非常了解基弗作品的德国资深专家David Schloemer在现场指导。“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策展眼光,更要有严谨的布展程序,以便确保艺术家的作品能最大程度地原汁原味地展示在观众面前。”David Schloemer表示:“这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尊重和负责。” 

    策划此次展览的德方主办机构德国贝尔艺术中心,其创始人维德里希·冯·沙尔伯爵是第一个到中国传播科学文化的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家族的后裔。基于这一历史渊源,维德里希·冯·沙尔伯爵秉承先辈遗志,一直致力于中欧文化交流与传播。该机构成立以来,与中国各艺术机构合作,成功组织和举办了多项中欧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为中国艺术家朝戈、冯远、蔡楚夫、杨起在欧洲举办了个展及杨飞云等艺术家的联展,帮助中国艺术家搭建了走向欧洲的平台等。目前,该机构已经成为中德文化交流与高效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之一。
 
    本次基弗作品展总策展人贝娅特·海芬夏特,自1997至今担任德国路德维希科布伦茨博物馆馆长,现为ICOM(国际博物馆协会)德国董事会成员,2017年1月将出任德国ICOM主席。她曾为多位世界级艺术家策展,其中就包括2012年为基弗先生做过个展,而且自2004年以来,她与中国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欧洲为许江、严培明、方力钧、岳敏君、缪晓春、艾未未等中国优秀艺术家策展。贝娅特·海芬夏特馆长还是上海双年展(杜塞尔多夫馆)(2012)策展人和北京双年展(2014)的西欧以及美方策展人,一直致力于推进中欧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工作。 

    策展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发挥好博物馆这个平台的作用,把艺术家推介给广大观众,维护好艺术品的同时丰富自己的馆藏。”贝娅特·海芬夏特表示,对于博物馆来说,把艺术的精华传递给不同族群、不同城市、不同国籍的观众们才是更重要的。”她强调,对于这次展览,她更关心的是如何把基弗和他的作品更好地介绍给中国观众,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中国观众有机会见识基弗的原作,满足他们的想象和渴望。 

    “这个展览是我们‘现象之上’系列展览项目的首展,而‘现象之上’系列展览项目的主要宗旨有三点:第一,将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艺术家的原作引入中国,促进中德艺术家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探讨,使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观念等方面有新的思考和突破;第二,引进德国先进的策展理念,通过展览、研讨、讲座、公共研究和教育和学术出版等方式来综合规范地呈现展览;其三,从中国历史现实与艺术现实的角度来展开对新表现主义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解读和研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德国贝尔艺术中心主席马跃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德中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激发艺术理念的碰撞,并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和文化思考。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8日,之后将在上海等城市巡回展出。同期,中德主办机构将联合举办讲座等多场学术和公共教育活动,多位欧洲重要学者及艺术史学家将参加系列活动。
 
 

 

 

来源:摄影在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