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实证"一直不存在,哲学的阐述迫使摄影必须有所行动

| |

发自: 网编:韩雪 | 时间: 2018-1-11 | 浏览: 1348

摄影的"实证"一直不存在,哲学的阐述迫使摄影必须有所行动


关于摄影的方式,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你应该这样拍,这样才是摄影”或者“你那个不是摄影”。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实证”。“实证”往往建立在“客观事实”上,而所谓的“客观事实”不过是个人主观上纯粹给定的“事实”。这个“事实”被设定为可以直接感官,可以重复观察,每个人都能用唯一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摄影的“客观事实”真如此,我们的摄影应该是一个样板出来的,表达也应该是唯一的。由此,也就反证了摄影的“实证”并不存在。摄影不应该是一种模式、一个结果、甚至是重复拍摄。

“实证”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统一性、总体性、中心和连续性上的特征。如果摄影的“实证”也如此,摄影只能算是某种物理规律。因为这种“实在”排出了特殊性、非普遍性和边缘性。

这样的话,我们如何去解释这种摄影的“实在”在很多摄影者手中的陌生化、边缘化拍摄的现象?

有关摄影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的争论,不过只是概念上的争论,而概念的变迁却来自知识的变迁。如果我们把摄影当做一门需要探索的知识,一切争议都不复存在。

知识系统是不断拓展的,尤其是在边界、未知的领域。一旦拓展了这个边界,我们的知识就会得到升级,甚至是产业、科学革命。每一次的知识革新,不是继续寻求传统“实在”的普遍性、中心性和总体性,它是寻找非中心、非普遍地段。

当大家还沉沦在西方“树喻”的知识等级系统中时,殊不知,“茎喻”的非等级知识系统已经遍地开花。思想和知识不是树状的,而是块茎状的,任何一个边界的变化,都会在块茎中带来更大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哲学加德勒兹和瓜塔里这样说着。
来源:东方I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