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工人”朱宪民 王玉文摄影展在北京电影学院展出

| |

发自: 网编:舒凡乔 | 时间: 2018-11-14 | 浏览: 2478

“百姓·工人”朱宪民 王玉文摄影展在北京电影学院展出

开幕式现场。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11月8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系列摄影展|“百姓·工人”朱宪民、王玉文摄影展》在北京电影学院A楼展厅开幕。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王文澜、张桐胜,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波、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冯凯文、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主席高健生、西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车刚、大理国际影会的艺术总监鲍利辉,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尼跃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副院长曹颋,著名摄影家王建军、王达军、任国恩、李春龙等300多位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和电影学院师生出席开幕式。宋靖致开幕词,尼跃红向摄影家朱宪民、王玉文颁发北京电影学院作品收藏证书。朱宪民向电影学院赠送了个人摄影作品集。

 

 

北京电影学院尼跃红副校长向朱宪民、王玉文颁发作品收藏证书。

 

朱宪民向北京电影学院赠送摄影作品集。

 

 

北京电影学院尼跃红副校长、摄影学院宋靖院长与朱宪民合影。

 

北京电影学院尼跃红副校长、摄影学院宋靖院长与王玉文合影。

 

王玉文向北京电影学院尼跃红副校长介绍作品拍摄情况。

 

朱宪民签名并向电影学院赠送作品。

 

王玉文签名并向电影学院赠送作品。

 

嘉宾和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师生合影留念。摄影 刘志军 王安迪

 

 

前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师作为当代历史不可或缺的见证者,在这四十年间用镜头对准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百姓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书写了一部内容丰厚、弥足珍贵的社会发展史。

值此社会各界纪念改革开放之际,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有幸邀请到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执行主席——朱宪民老师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工业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玉文老师举办摄影作品联展。一方面是回顾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另一方面也是用这些优秀作品激励和启迪我校广大师生的学习和艺术创作。

本次影展的两位摄影大家,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将创作扎根生活、深入群众。尤其可贵的是他们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创作观和平实的艺术眼光长期关注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工人群体,留下了我国工农业发展历程中最真实可信的一批视觉文献。

从影半个世纪,朱宪民老师一直秉持着“表现中国85%以上民众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信念,拍摄了《黄河百姓》等一系列优秀摄影作品,被誉为迄今为止时间跨度最大的、以影像方式最全面地表现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黄河人”生存状态的专著。他出版的《中国摄影家——朱宪民作品集》曾被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赠言“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中央电视台还为他的事迹制作了专题节目《东方之子——朱宪民》。

东北作为中国重工业发展的摇篮,为中国摄影界也贡献了一位摄影家、工人的好儿子——王玉文,他以其浓郁的“工业情结”,拍摄了几十年的工业和产业工人,通过他的努力与坚持,使辽宁工业摄影在中国摄影史上独树一帜。王玉文老师通过镜头中富于质感的工人群体的形象和厚重深沉的工业之美,把辽宁老工业基地过去的辉煌、改革的阵痛、重振的豪情统统为后人留下了回眸历史的见证。

此次在我校举办的联合影展,虽然只展出了三十幅作品,却凝聚着两位摄影家一生的心血,同时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光定格、呈现给我们。相信影展会启发广大师生们对艺术、对生活、乃至我们身处其中的伟大时代的深入思考。两位摄影家在作品中传递的为大众写史、为小人物立传的创作理念,也将不断激励莘莘学子们实现“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宏伟愿景。

 

朱宪民作品展示

 

 

 

 

 

 

 

 

 

 

 

 

 

 

单维岁月的真实面孔
——试谈朱宪民/王玉文摄影
文丨高斯洋


从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到今天所处的2018年,近70年的发展极具魔幻色彩。尤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再至近年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改革,以突飞猛进的势头让整个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从历史角度讲,朱宪民和王玉文二位艺术家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无法复制和被后来人所亲身体验的,这种深切感通过他们长达四十年以上的摄影作品,以饱满激昂的作品而突显出来,气势夺人,入目九分。


在那个亿万民众从计划发展到改革开放迅疾改变的年代,朱宪民和王玉文先生也投身其中,不过,他们觉得自己被时代赋予的是另一种记录方式的社会责任,于是便用他们手中的相机开启了他们的摄影艺术人生。


今天的摄影器材的科技化造就了拍摄技能的简单化,设备和技术对摄影的限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技术因素越弱化,人的观念因素就越愈加重要甚至是主导。作为拍摄者的思维方式基本注定了成像效果。在朱先生的作品中,能看得出是十分强调这一点的。摄影基于自身属性可能真实性是自带的,他没有丝毫变形和夸张修饰,有些作品中出现的谐谑性和戏剧性都是真实发生的瞬间。


朱宪民被享有盛誉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称为“真理之眼”。朱宪民的作品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层次之多,面貌之光,恐今业界一时无两。那些人物的场景例如:吃饭的,赶集的,上工的,宿舍的,街边的,村社的,雄伟建筑背景下的,胡同墙根角落里的,社会进程的芸芸众生,变化奇妙的华夏世界,这些场面在朱先生的照片里韵味十足,神态妙极。就算是今天去可以摆拍,也绝难以望其项背。


家国记忆经验是基于作者生活自然成长的必然,它具有朱宪民所讲的作品创作理念的“唯一性”。可是对于这种“生活历史”体裁的选择则完全是来自作者的强烈意愿,在他看来,这种身边的当下时刻是最能表达他的艺术志愿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观念形成也奠定了朱宪民作品的观照现实立足百姓的人文关怀的基调。


王玉文先生曾讲到他对摄影的理解:“文字和语言的描写,代替不了那些来自生活本身的影像,尤其是来自刻骨铭心的经历,饱含理解和感受的那部分”。他希望各种各样的观众可以通过其作品,来更有层次的看到生活的本来面貌,在光影的描摹中能够体会到种种他参与到的平凡历史的过程中。


看到王玉文作品的时候,我确实有所感触,对于之前的认知还有了一些变化,我想到,之前观看的王兵和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在叙事构思中,故事语言尽显平陈的日常性。进一步,我认为,朱宪民和王玉文先生的这些作品简直就像是一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视觉目录大典,其内容足够莫言贾平凹们挑选发挥。


新中国工业经过60年建设,工业发展自一穷二白到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格局开始形成。工业事业在改革中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在开放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形成跨越发展,从“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到“中国智造”服务世界,而撑起这些备受瞩目的成就的人群就是在王玉文的作品中活灵活现的被展示和记录下来,没有刻意的突出如此繁重的工作的苦累,也没有着重表现出肃穆式的高大形象,只是用真实而清晰的图像通过技术构图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物的鲜活形象感,在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当中,建设新中国的主人翁们用行动娓娓叙述着一个国家从一贫如洗到现代化的过程。 
在二位先生的作品中,由于大的宏观时代背景的关系,无论是人物群像还是个体的写真,所存在的集体意识在吸引你观看的瞬间就能直接入侵你的大脑皮层。二位先生镜头下的这些照片所带有的情感似乎普通的让人没什么艺术感,但是流露出的感情又复杂的令人万千感慨。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多年,80后的工人,大炼钢铁的雄汉,煤矿井山里的浮魂,苍茫铁道上的背影,黄河渡船上的农工,前苏联式厂房中的群像,等等这一切的为了生活和建设的劳动者奋发机械式的劳作,在今天所谓人工智能迎头而上的时代,像忽然梦醒般的突兀,感触到中国迅猛发展的猝不及然。


历史如同现实一般不为任何人事停留,时间的黄河随着中国的发展一样滔滔奔腾不休,转眼穿流而过,那时在二位先生镜头中的少年,青年,到如今也已英雄迟暮,现在有句话叫作:少年强则国家强。我的感觉则是:中年强,老年强,国家才更强。


单维岁月虽然渐行渐远,但是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断的更新升级,而那些曾默默无闻又做出巨大贡献的建设奋斗者,在朱宪民和王玉文的摄影作品中,已然永远的被定格,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自强精神为所有后来人呈现出英雄般的真实面孔。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本文转载于影像中国网

Top